了解“飞鸽”作为国民品牌的前世今生!

发布时间 : 2024-04-30 16:20:47  作者: 乐虎nba直播免费高清无插件

  自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,至今也只有200多年的历史。18世纪末来自法国的西夫拉克发明了最早的自行车,木制的自行车既没有驱动装置,也没有转向装置,骑车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。

  说到自行车在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并不长,中国人最早见到自行车是在清朝末年,当时的清政府的外交官员张德彝首先在欧洲看到的自行车,并在日记中写道:见游人有骑两轮自行车者,造以钢铁,前轮大,后轮小,上横一梁。人坐梁上,两手扶舵,足踏轴端,机动以弛行,疾于奔马。自行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。

 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,自行车在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发展,不但有了自己生产的飞鸽等知名品牌,而且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自行车王国”。

  “飞鸽”自行车作为新中国的自行车民族品牌,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记忆,也体现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

  20世纪70年代,自行车是重要的结婚物资之一,聘礼流行的“三转一响”其中“一转”就是自行车,有钱也买不到的状态,仅限凭票购买。

  当时自行车价格是100-150元,一个职工的工资在35元左右,真算的上是绝对的奢侈品!如果在那时候,一位年轻的小伙能用自行车载着美女姑娘,那真是一道风景线,如同当下在一辆高级跑车上,车子一路呼啸而去(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潮男潮女,快看帅哥的喇叭裤)。

  八十年代,自行车逐渐走近千家万户,每天上下班时间,那蔚为壮观的自行车洪流,一度让外国人惊叹!自行车是当时重要的运输工具,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吃和用,绝大多数都是靠它运回家的,它在生活中太重要了!

  飞鸽厂的前身是1936年日本人在天津建立的昌和工厂,从日本进口零件组装,生产“铁锚”牌自行车。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管“昌和”。

  新中国成立后,工厂很快恢复生产。300名职工仅用两个月就研制出10辆坚固、耐用、轻快、美观的自行车,取名“飞鸽”,寓意企业飞翔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“飞鸽”跻身中华老字号行列。

  到1965年,生产规模突破了40万辆。1956年12月,印度孟买市市长卡德尔前来参观。陆续有外国领导开始到访,“飞鸽”甚至飞出了国门。

  国家提出‘互联网+’战略后,自行车行业也在积极向互联网模式转变。理念先行,模式创新,自2015年起,“共享”一词在全世界内引爆热点话题。无桩共享方式首次被提出,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“共享自行车”横空出世。

  通过移动网络、智能手机的结合,自此,让自行车这一概念重新焕发了活力。全新商业模式,激发了“飞鸽”的品牌的潜质,“共享自行车”拥有大量的市场需求,这就完美的将供与需求来做了成功的结合。“飞鸽”品牌完成的订单量高达百万辆,扩大了品牌的制造产能,带动经济链的健康发展。而合作的意义,不仅体现在订单的数量上,更体现在了融合的深度上。

  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,公共交通日显拥挤,自行车终于在与机动车争路抢道的拼杀中。虽然机动车日多,但自行车仍是大众短距离运行的主要交通工具,出于环保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需要,自行车仍然有存在的必要。

  2016年6月26日,克强总理亲自视察了天津飞鸽自行车体验店。并做出重要指示:一定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转型,发扬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让老树不断发新芽,更加枝繁叶茂,打造中国传统企业的“百年老店”。

  历经了80年风风雨雨的“飞鸽”品牌如今已确定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新时代。“匠心制造”一直是飞鸽人秉承的制造理念,从普通代步自行车到碳纤维自行车产品,从传统解决人们出行到具有互联网科技价值的共享概念,改变的不单单是时间,更是一种坚持和执着。

  伴随着自行车的悠久的历史的,还有强大的制造业经济稳步的增长潜质。但“飞鸽”终不会忘记:终极梦想是实现让自行车文化深入人心,让人们更热爱骑行。